互联网诞生的数十年来,互联网企业以“互联网+”的方式改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行业,唯独在农业的上的进展不大。原因在于农村的生态系统更为复杂,单纯的电商模式很难改造农村经济,所以也就出现了几个包地直采式的生鲜电商。这对互联网企业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尝试,尝试中他们也知道了农村资源与城市社区资源颇有不同。
本质上,农村资源与社区资源类似,但是又有区别:社区资源的大部分都是消费者与用户,部分参与进去的是商家;而农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城里人需要的商品他们也需要,农作物既可以在集市上直接供给终端消费者,又可以卖给商家。这使得供应链进一步下沉与延长,同时农村与商家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供需关系。
如果把农村电商看成是互联网+农村的解决方案,就有些不对了,因为农村的产业升级及城镇化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农村互联网化,还包含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及农村稳定等问题,这正好是“三农”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农村电商更应该研究“三农”,农村电商也就成了“互联网+三农”的问题。这就要求,农村电商较之当前的主流电商,应该有更多的内涵在里面,更应该成为一个对“三农”的整体解决方案,“三农”所研究的问题及关系都应该有所考虑,至少,“互联网+三农”下的互联网平台应该有58同城或者赶集网这样的本地生活服务功能。
城镇化现状:农民走向城市 资源趋向整合
前面说过,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前些年的农村社区化,其实走的是整合资源的路线:一方面是几个村合并成社区,等于是把几个村的劳动力资源都整合起来;另一方面,合并以后的农田也统一起来,建立生态种植基地或者招商引资建立养殖场或者其他工厂,附近村落的农民都进入这些工厂工作、挣钱、养家。由于一定的原因这个政策没有继续推行,却是农村今后的发展的方向。农村传统的分散式作业过于落后,不利于农作物产能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把农田或者养殖业整合成种植及养殖基地,整体上更有利于生产资源的提高及再利用。
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农村城镇化的一个规划路线。随着很多的农村孩子进城买房,以及更多农民工长期外地城市务工,农村家庭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已经不适合种植更多的农田,以及养殖更多的牲畜。农村的自然发展状态下,一部分农民选择变卖农田,已经跟随子女搬迁到了城里。这样,便出现了很多中小型的养殖场,以及农田种植数量几十上百亩的农户。
互联网+三农 农村电商应该怎么做?
产值的大幅度提升后,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决销售的问题。淘宝、京东、苏宁、都在下乡,这些电商虽然在村里刷了很多的墙,但是他们无法将供应及需求链下沉,他们无法让没有互联网常识的农人去团队化运营。农民必须要把自己的东西卖到外面去吗?农村本来就是一个可以自力更生的生态,本地服务就有足够大的市场。所以,农人们迫切的需要的不是费劲心思考虑如何上淘宝把东西卖到外地去,而是需要一个能够着眼本地解决当地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再分配的平台。在这个前提下,近来诞生了村村乐这样的“土生土长”的农村电商平台。
按照村村乐创始人胡伟的说法,村村乐要做的是帮“本地的企业做本地产品服务本地的民众”。这要求村村乐这一类的网站模式既不是淘宝类网店那种一个卖家对应无限泛众化买家的模式,也不是同城网那种服务于个人生活便利需求的模式,而是一个以村为单位、以乡镇县为拓展源、以生意匹配为策动点的——力求实现商务活动公益化全兼容的运营平台。
电商的运营思路,物流是重中之重。农村的互联网环境差,也诞生不了高、大、上的物流体系,如何解决电商物流的问题?等到顺丰以及“四通一达”之类的物流“下乡”,时间是个问题,能不能做到也是个问题。其实对于农村电商而言,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譬如村村乐要做的是:让邻里四舍准备出手的十头猪很快找到就近的买主;让农作物农产品经纪人一目了然地看到本村本镇所有供应者的信息;让村里的小卖部兼具多种职能。真能够实现这样的模式,将不再需要物流的介入,买家或者卖家协商如何取货就可以了。村村乐在这里扮演的,是一个为乡村四邻各种生产生活需求提供供应源和嫁接者的角色。
农村城镇化及产业升级 需要更多的“村村乐”
农、林、牧、渔业都诞生在农村,当前农村涉及的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生鲜电商、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等,每一种商业模式都有一定的产业链以及产业族群。农村资源是所有涉农电商类型的产业链上游,商家无论是产品直采还是收购供给,全都需要与农村的种植基地有紧密的联系。
不要小看这些产业,2014年来农村电商的交易额达到2000亿,这2000亿的交易大部分都出自淘宝、京东、苏宁之类的电商平台,像村村乐这样的平台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一方面是他们的规模还不够大,另一方面是人们的认知还不够。村村乐目前有1000万会员和30万村官,这个比例还是太小,农村人口数量多,需求大,需要有跟多的“村村乐”才能满足正在发展的农村产业。
农村电商及本地服务的蓝海,不只是在于农民的购物需求,更在于农民的销售需求。也就是说,农村既是农村电商的需求产业链下游,又是最原始的供应产业链上游。这是一种双向的商业供需模式。当前电商平台做农村电商,所需的供应链链条太长,不容易下沉,这就更需要有本地化电商及服务平台与其对接,同时“村村乐”这样的平台还可以为当地的农村人提供各种电商服务。
农村的商业生态有着极为复杂的一面,但又有其足够的魅力与发展潜力,这也是各大电商平台竞相追逐的一个原因。接下来,无论电商们如何将渠道下沉到农村,还是像村村乐的下一步发展目标一样“将全国66万个村进行标签式的标注”,无疑这些都会让农村商业生态更为丰富,农村人也更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
希望,在“互联网+三农”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商家都如胡伟描述的那样,建成更多的、优良的、服务三农的原生态平台。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速途网,作者@王吉伟
链接:https://www.woshipm.com/it/23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