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9%的运营不知道的社群高级玩法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在社群中,即使你不需要做任何销售动作,用户们却纷纷催促你收钱?而有些群,虽然热闹非凡,但一旦你开始尝试进行销售转化,群成员们就会装作看不见,拒绝付费。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个私藏多年的社群高级玩法。这个方法帮助我们公司的社群续费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而且是被用户主动催着收钱的那种。那么,这个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
1、体系
在社群运营中,建立针对不同用户的社群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分类管理,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社群活跃度,从而实现更高的转化率。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四级社群体系的构建方法:
- 新用户群:对于刚加入的新用户,我们需要进行轻度运营。在这个群里,主要目的是让新用户了解我们是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以及这些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一旦新用户对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信任,就可以及时解散这个群,避免过多的信息干扰。
- 老用户群:对于老用户,我们需要进行中度运营。在这个群里,我们会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维持和老用户的关系,并努力获得他们的信任。通过这样的运营,我们可以促进销售额的提升。
- 付费用户群:对于已经付费的用户,我们需要进行重度运营。这些用户已经表现出了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可,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他们的需求和体验。在这个群里,我们会提供更加深入的价值交付,确保用户能够充分享受到我们产品的优势。
- 铁粉群:铁粉群是付费用户中的核心群体,他们对于我们的产品和品牌有着极高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对于这个群体,我们同样需要进行重度运营。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专属的服务和体验,让他们成为我们品牌的忠实拥趸和传播者。
通过这样的四级社群体系,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提升社群的活跃度和转化率。同时,也能够建立起一个健康、稳定的社群生态,为品牌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围城
社群体系的搭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需要人为制造围城效应,让低级的社群羡慕高级的社群,从而形成社群之间的羡慕链。
例如,新用户群可能会羡慕能够进入老用户群的人,因为老用户群通常拥有专属的权益和服务,如大咖直播分享、私密话题讨论、专属老用户的资料等等。这种羡慕会促使新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社群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社群等级。
同样地,老用户也可能会羡慕付费用户,因为付费用户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特权和福利。这种羡慕会激励老用户更愿意为我们的产品或服务付费。
而付费用户则可能会羡慕能够进入铁粉群的成员,因为铁粉群的用户是品牌的忠实拥趸,能够享受到更加个性化、专属的服务和体验。这种羡慕会促使付费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社群活动,努力成为铁粉。
通过这样的围城效应,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健康、稳定的社群生态,让每个社群成员都能够在自己的社群中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能够促进社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3、有点反常识:筛选
经过多年的实操和运营团队经验,我深知好的社群并非仅靠运营能力就能达成,而是需要与优质的用户互相成就。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愿意沟通交流、学习和付费的用户。
好的社群并非仅仅是运营出来的,更多的是筛选出来的。互联网上虽然不缺流量,但真正愿意与我们互动、学习和付费的用户却是稀缺的。因此,我们需要设定一定的标准,去寻找那些真正符合我们社群价值观的用户。
找到这些用户后,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价值,引导他们付费,然后聚集在一个社群中。在这个社群中,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借助他们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其他用户。
综上所述,社群高级玩法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体系、围城、筛选。通过建立完善的社群体系,制造围城效应,并筛选出优质的用户,我们才能打造出真正有价值的社群,实现社群的长期发展和成功运营。
二、一句话来聊聊各种不同的群
社群运营在流量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关键在于势能的积累。通过消耗这种势能,我们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我们的社群。
首先,我们来看引流群。引流群是社群运营的基础,它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吸引潜在用户进入我们的社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势能的积累,通过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活动或服务,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接下来是新用户群。对于新用户来说,初次加入社群时,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友好和欢迎。因此,我们可以在新用户群中提供一些入门指南、常见问题解答等,帮助他们快速适应社群环境。
训练营社群则注重持续的价值交付和信任建立。通过提供专业、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帮助用户掌握所需技能或知识,同时建立信任关系,为后续的转化打下基础。
交付型社群则注重提供超预期的体验。在这个社群中,我们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并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这种交付型社群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LTV)。
铁粉群则是深度链接和建立圈层的社群。在这个社群中,我们会为铁粉们提供更加个性化、专属的服务和体验,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忠实拥趸和传播者。
属地化社群则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在线上,我们会营造一种期待感,引导用户对线下活动产生兴趣;在线下,我们会举办各种活动,让用户能够更好地相互认识、交流。
最后是2B(大客户)社群。这个社群注重专业展示和建立好感。我们会为大客户们提供更加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实力,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同时,我们也会积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为他们提供更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三、大多数人第一步就搞错了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社群运营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非常关键。在回答之前,您可以稍微停顿一下,思考一下答案。
在我看来,社群运营的第一步是运营一个小群。这个观点可能有些反常识,因为我们通常认为社群越大越好。但是,实际上,一个活跃、热闹的500人社群中,一天发言数超过10句的人并不多,通常不超过20人。这并不是说其他人是陪跑者,而是因为社群需要平衡,有演员也需要观众。
因此,找到这20个核心用户是社群运营的关键第一步。如何找到这些核心用户呢?如果您已经有了一个500人的群,可以通过排除法来找出那20个人。思考一下,如果这个群只能留下50人,是哪50个?如果只能留20个,是哪20个?这样您就能迅速明确核心用户了。
如果您正准备搭建一个社群,那么恭喜您还来得及。在搭建社群之前,私下里找到那些平时常跟您点赞、留言、互动并认可你们产品的人,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私聊。这样,找到20个核心用户并不难。
那么问题来了,社群运营的第二步是什么呢?
四、有了群之后要做的7件事
当你准备拉起一个群并开始运营时,以下七件事情是必须做好的。每一点都至关重要,少一件都不行。
第一,建立群规。明确群规是社群运营的基础。要告诉群成员我们为什么聚在这个群里,这个群的目的和价值观是什么。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理由,因此务虚的工作非常重要。
第二,制定群规。国有国法,群有群规。这个群是我的,但也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这个共同约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群也需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第三,破冰层。初来乍到进一个群,大家都是陌生人,破冰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有趣、活泼的自我介绍能够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群成员的互动和活跃度。
第四,聚人群。社群成员之间的互动不能瞎聊,要围绕我们的产品去引导用户的话题、去做内容交付、去答疑解惑。这样能够更好地聚拢人群,形成更加有价值的社群生态。
第五,强互动。社群运营的好坏,一个衡量标准就是社群之间的互动链接数。我们需要让群成员和群主互动,也需要让群成员之间互动,甚至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线下互动,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第六,树明星。社群其实就是一个小生态,树明星就是在打造社群圈层。要找到那些活跃的、愿意分享、热情互动的社群用户,帮助他们成为社群KOL,影响喜欢潜水的社群用户。这样能够让整个社群的氛围更加活跃和积极向上。
第七,造势能。社群运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转化。要持续的去做内容输出、价值和态度输出,去持续积累势能。一旦势能足够击穿了信任阈值,销售自然产生。这是社群运营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五、社群到底在运营啥?
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有些群会充满活力,而有些却死气沉沉?为什么有些群员愿意付费,而大多数人却不愿意?我们一直在谈论社群运营,但我们真正运营的又是什么呢?
有一个规律,你可能知道但从未深入思考:我们更愿意相信我们熟悉的人,更愿意为那些能为我们提供价值的人付费。
因此,一个重要的社群运营原则就是:建立和增强社交关系。
通过社群运营,我们可以将新用户快速转化为老用户,并通过提供价值和内容,赢得用户的信任,最终实现付费。
社群运营的核心功能就是加速这种社交关系的建立。原本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让用户产生付费意愿,但通过社群运营,我们可能在一个月内就能实现。
那么,如何通过社群运营来增强社交关系呢?掌握以下两点,月薪2万的运营岗位,分分钟拿下!
第一点,增加社群链接数量。社群链接就是社群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每两人之间就是一个链接。好的社群不仅仅是群主和群成员之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群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越多,群社交关系越好!所以,好的社群不仅仅是属于群主的,更是属于所有群员的。社群高手会创造各种机会让群成员之间互动、交流,打造社群圈层。
第二点,增强社群链接深度。一次好的破冰策划、一次有深度和共鸣的话题讨论,甚至一次社群危机的抢救都会加深社群链接深度。
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私域社群和电商系统,可以选择CRMEB Pro版高性能私域电商系统,CRMEB Pro版是一款高性能、高并发、高可用的私域客户关系管理(CRM)+营销电商(EB)系统;助力品牌商家实现公域引流转化私域沉淀,全渠道智能化经营。
{{item.user_info.nickname ? item.user_info.nickname : item.user_name}}
作者 管理员 企业
{{itemf.name}}
{{itemc.user_info.nickname}}
{{itemc.user_name}}
回复 {{itemc.comment_user_info.nickname}}
{{itemf.name}}